10月24日下午,大夏书院第五届创新创业训练营顺利开营。上海紫竹高新区创业中心负责人沈一译,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助理赵博,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19届校友、OURSCC爱物思文创大数据平台创始人谢世鹏,大夏书院院长助理张长军、创新创业中心指导教师张炜帆和侯嫣茹出席本次开营仪式。
“创”启:在创新创业中磨砺成才
张长军致开场辞。他首先展示了大夏书院学生历年来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也强调了学校和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和支持,并鼓励同学们充分把握好各种创新创业政策和资源,“敢闯、会创”。他表示,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营,希望同学们能开拓视野,知行合一,进一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实现卓越成才。
赵博结合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他首先介绍到,学校创新教育以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培养为核心,并希望孕育大学生“教育家情怀、企业家精神”的双创精神。其次,他展示了学校为创新创业提供的的激励和支持,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时机,在创新创业中锤炼本领、实现个人价值。
“创”谈:更动人的商业计划书
沈一译和同学们分享了“如何撰写更动人商业计划书”。他结合企业中的具体案例,从“撰写背景”“基本结构”“篇幅格式”和“撰写心得”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完成一份令投资人满意的商业计划书。其中,他强调了商业计划书基本结构的写法,并提炼出“全面扼要”“详述亮点”“破除假设”这三个基本要领,让同学们对“商业计划书”这有了新的认识,也为同学们以后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切实而有益的指导。
“创”经:创业是灵感迸发更是破茧成蝶
在创业分享沙龙环节里,谢世鹏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启发文科同学可以将文创与未来科技结合,从身边的创意开始、从近距离的生活入手,用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他也详细地展现了他所创公司——爱物思文创大数据平台的基本情况,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如“学高丽娃文脉款”等,启发同学们的创业灵感,激发同学们的创业热情。
大夏书院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铜奖项目负责人求倩一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她提出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初衷和坚持,同时也离不开导师的指导、书院环境的支持。她告诉同学们,创新创业并不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水到渠成,而是要经历一次又一次地瓶颈和转型,最终才有可能迎来破茧成蝶。她也分享了自己在创新创业、学业和生活三者之间平衡精力和时间的体会,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如学校开设的创业类通识选修课、书院的创新创业训练营平台等,给同学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迪。
光华书院2018级物理系菁英班本科生,第八届“创青春”青年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项目负责人王啸坤讲述了自己参与“互联网+”的经历和感悟。他启示同学们应注重专业积累,站在巨人肩膀上进一步突破。针对如何完善创业项目,他提出了创业中应该重点关注市场规模、细分市场和产品不可替代的优势等。最后,他认为,一个完备的商业模式、严谨的商业逻辑需要长久的推敲打磨产品研发能力、管理能力、社群运营、市场分析、跨学科融合党方面,也要坚持六个可信:市场、技术、产品、模式、团队和未来,如此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这条大道上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好。
第五届创新创业训练营课程拉开序幕,书院鼓励同学们通过训练营的平台大胆想、大胆做、大胆创,也希望在接下来的双创训练营中,同学们不断产生“新”活力、“新”想法、“新”实践。
大夏书院创新创业训练营一直致力于为书院学生提供创意孵化、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训练营强调校企合作,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作为指导老师,构建跨学科交流的平台,课程涵盖知识讲座、创业园区走访、团体辅导、创意路演等多种形式,促进营员创新探究思维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的卓越成才。
文|刘江韬 方子祺
图|尚方剑 郭莉 陈锚
指导|侯嫣茹
来源|创新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