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大学新生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师长有话说!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1-10-09浏览次数:237

正值2021级新生入校一个月之际,为帮助同学更好适应大学生活,929日中午,大夏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韩春红与18名新生代表,以遇见大夏·逐梦启航为主题开展本学期第2期(总第47期)师生主题沙龙。与会新生踊跃提问,围绕跨学科学习、实践与思考”“大学如何问道卓越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互动。大夏书院院长沐涛、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夏建国、党委副书记栗蕊蕊共同出席本次交流。活动由院长助理蔡慧贤主持。

  

书院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育人场所,“和”与“爱”是同学们初入大学校园感到最亲切的两个字。活动伊始,2021级社会学类专业徐晴同学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在书院得到家的温暖:从中秋节收到书院的鲜肉月饼,再到精彩纷呈的团圆会活动,都让我们在这里收获了归属感和人文关怀。与会同学纷纷表示赞同。

书院作为跨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如何实现“跨”与“融”则是同学们当下最困惑、最迫切得到指导的两个字。在交流过程中,各位老师就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前景、获得感与幸福感等方面悉心解答。

韩春红谈到,作为一所以教育见长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东师大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她鼓励同学们要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书院提供的跨学科平台,多体验、多交流、多学习;还鼓励同学们多走出校门感受“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上海风貌,待疫情稳定后也走出国门,通过海外交流提升国际胜任力。她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同时保有健康的身体与心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沐涛介绍了书院成立的初衷与育人理念。他提到,书院是一个师生成长共同体,其特点是将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本科生凝聚在一起,通过社区生活、第二课堂系列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与能力。他鼓励新生强化阅读能力,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注重知行合一,多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拓宽视野格局;打好坚实基础,在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尤其思维能力方面加强训练,同时应重视体育锻炼和审美养成。他强调,卓越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同学们有自信,肯坚持,持续刻苦钻研。

夏建国结合自己的大学学习经历,和同学们交流如何成长为一名“学科+”复合型人才。成长是一个从迷茫到清晰的过程,同学们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了解、多探索。成长也是一个需要不断付出的、辛苦的过程,需要同学们在知识上、能力上多储备。他鼓励同学们通过书院平台了解专业院系与书院共同提供的教育资源,积极参与跨学科学术科研活动。他还表示,同学们应明确初心,以纵向多维看待自身发展,避免陷入无意义的比较与焦虑;同学们应走好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己、对社会负起责任。

栗蕊蕊分享了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杨沁怡参军入伍的故事。她提到,青年人要把小我融入大我,发挥专业所长,传递青春正能量。蔡慧贤提到师生合作是大夏精神之一,鼓励同学们多与导师、朋辈深入交流。在个人成长的同时,大家应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理想信念。

师生们还就时间规划、课程选修、信息与资源获取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同学们对如何描画大学生活、何为卓越大学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活动中,沐涛院长为韩春红颁发大夏书院导师聘书。本师生主题交流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大夏书院师生主题沙龙充分体现书院双院协同和导师制特色。沙龙以“面对面”沟通的形式,密切师生合作交流,导师进一步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帮助学生、引领学生,为学子卓越成长添力。


文字 | 雷云月 黄天翔

图片 | 万佳歆 郑子星 侯嫣茹

指导 | 施能婧 蔡慧贤

来源 | 导师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