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走访调研第一书记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1-08-02浏览次数:499

723日至27日,在玛尔哈巴·肖开提、桂骏等老师的组织下,新疆同学在家乡开展驻村第一书记主题实践调研。在四天调研过程中,队伍走访6个行政村、5家当地企业、2个产业园区,并参观了墨玉桑皮纸非遗展示馆,通过走访参观,对于当地的乡村振兴现状有了更为直观深入的了解。同时,调研队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座谈、专访、走访等活动,对象包括墨玉县相关领导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以及乡村振兴专干、村民等,感受驻村工作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的努力,描绘出乡村基层干部的生动群像。

 

 


调研队一行在各村合影

 

成为“骆驼和胡杨”

今年年初,在阿克苏地区的驻村工作告一段落后,单伟再次向组织申请到和田地区墨玉县托盖托格拉克村。当问及动机时,单伟解释了自己的“驻村情结”:作为一个“疆二代”,他希望传承父辈建设新疆的奉献精神,担起发展新疆的时代重任;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他将“军旅情结”转化为“群众情结”,实现保家卫国与为人民奉献的统一;作为一个民政工作者,他坚持“民政系民生”的工作初心,发挥民政优势,多法并举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觉得应当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流中去,去了解农村、接受历练。

专访托盖托格拉克村第一书记单伟

“托盖托格拉克”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骆驼和胡杨”,这恰与单伟的理想信念不谋而合:即使身处艰苦的环境,也要像胡杨一样扎根在此、向上生长,也要像骆驼一样不畏艰难、毅然前行。

调研队同学与托盖托格拉克村儿童合影


产业文化齐头并进,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库勒艾日克村与墨玉县多数村一样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极少的困境,发展传统种植业不具有先天优势,但该村地理位置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因而发展产业、提升就业便成为当地脱贫和振兴的主攻方向。在上一批驻村工作队工作期间,村里已建立产业孵化园,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任驻村第一书记麦合木提江·艾麦提就任后,则进一步发挥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乡村夜市、产业一条街等。库勒艾日克村产业园区内现有汽车修理厂、园林景观制造厂、饮料工厂、香菇种植基地等多家企业,在带动本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可观的业机会,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新途径。

第一书记麦合木提江·艾麦提带领师生参观村内企业工厂

除产业发展之外,民生保障也是库勒艾日克村的工作重点之一。村里在事故易发路段修建了人行道,保护行人尤其是在校学生安全;为给村里就近就业职工免去后顾之忧,村里还建立了配套的托幼园,为幼儿提供基本食宿保障、学前教育等。

库勒艾日克村幼托园

在文化教育方面,库勒艾日克村也颇具特色,村里有建设村史教育馆,并不时组织村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下一步,麦合木提江·艾麦提也计划请专业团队,对库勒艾日克村进行进一步整体规划,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打造文化广场、传统文化长廊等,加强村情村史、国情国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将“文化润疆”落到实处。

库勒艾日克村村史教育馆

 

传承初心使命,走好“新长征路”

在第二轮派驻阿克苏地区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一年后,今年3月,王宇积极响应新疆民政厅党组号召,主动请缨来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墨玉县,担任扎瓦镇夏普图勒艾日克村第一书记。面对熟悉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针对夏普图勒艾日克村的实际情况,他始终告诉自己:第一书记是旗帜,是方向。组织把我派到这里,就是要发挥作用的。工作中,他积极发挥第一书记定向把关、帮带指导和督促落实的作用,因地制宜促进村民务工就业、带领村民美化庭院、发展多元经济增收致富,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专访夏普图勒艾日克村第一书记王宇

当问及驻村工作的动力以及未来的规划时,王宇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看到通过自己的带领和努力,村民的认知一点点地提高、生活一天天地变好,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调研队一行随第一书记王宇慰问村民、共度古尔邦佳节

 

收获不忘桑梓,情怀回报家乡

墨玉县挂职副县长张延昭,作为屯垦戍边的“疆二代”,在从新疆走出去,成为国企管理人员后,仍心系家乡建设,在乡村振兴最需要人才的时候,“抛家舍业”从广东回到新疆这片热土。大到整个县的发展规划,小到一个具体项目的建设落实,他都尽心竭力。因为时常在外奔波,他的背包里常备着换洗衣服、水、馕和工作文件。何谓“责任”、“情怀”、“担当”,何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张延昭用其言行给调研队一行做出了生动和触动人心的诠释。

调研队一行参观墨玉县产业园

 

*注:本调研项目同时入选创益未来-第二届紫江大学生公益社会实践大赛入围项目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专项

 

 | 常浩天、黄一哲、艾迪娜、余文子宸

 | 黄一哲

指导 | 桂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