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特辑 | 匠心云端讲座:我在医院前线侦查隐匿“病魔”

发布者:曹安琦发布时间:2020-05-07浏览次数:166

他们是守护病人的战士,也是无数新闻工作者笔下感人的主角,他们就是所有在此次疫情中与病魔抗争的医护工作者们。当疫情来临时,是他们伸出温暖的手,远离家人、忘记小我,毅然决然奔赴疫情前线,承托起人民生的希望。

本期匠心云端讲座为同学们邀请到了到了18级历史学专业吴天洋同学的母亲杨萌女士——默默奋战在疫情抗击一线的上海市东医院医护人员。


 隐匿“病魔”的侦察者

讲述人:

杨萌

18级历史学专业吴天洋同学的家长,上海市东医院护士,门诊预检工作者。


让我们跟随杨萌女士的讲述,了解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们无畏病毒、尽心尽责的日常,体会带给我们的力量与感动。

 

临危受命,尽职尽责

大年初三,上海市东医院接到通知被定为发热门诊指定医院,杨萌女士的岗位是门诊预检,她毫不犹豫加入一线工作者的队伍,觉得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她应尽的责任。对于家人而言,担忧是不可免的,但他们更相信杨萌女士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同时也为她能够为抗疫工作做出贡献而感到骄傲。

 

医院门诊预检,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代表了巨大的工作量、重要的责任、难以预估的风险。大量发热病人涌入医院,在一切未知的情况下,杨萌女士必须耐心询问每一个入院者14天之内有无去过湖北、外省以及国外,有无接触史,居住的小区有无病例,自己是否有出现过发热症状等问题。接着进行体温筛查,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送相关病人到专门的发热门诊进行诊断。 

预检分诊(包括流行病调查、体温筛查等)是病人入院的第一步,预检人数多,强度非常大。但杨萌女士丝毫不敢松懈,因为她深知这是疫情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欺骗性强,切不可掉以轻心。


正视挑战,不忘初心

杨萌女士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周边居民中的病人,虽然大部分病人都较为配合,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十分固执、不肯配合工作的病人,出现不肯测量体温、不肯戴口罩、不肯配合进行流行病调查等行为,需要多次、长时间沟通协调。 

面对工作中的多种挑战,杨萌女士努力以平常心去对待,她说:“谈不上‘克服’挑战,只是想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咬咬牙,坚持就是胜利!”在长期的坚持中,杨萌女士并不觉得这是轰轰烈烈的奉献,在她心中,自己选择的职业就要好好做,这才不愧对她的初心与理想。

有挑战,就会有政策应对。谈到国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的防控政策,杨萌女士说道:“这些政策对保护医务工作者都有明确、合理的规定,诸如必须测体温、预检分诊等硬性规定为说服不肯配合工作的病人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很好地维护了医疗工作秩序。”

在这样一个全国齐心协力抗疫的环境中工作,并看到如今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杨萌女士感到非常开心,为国家强大的力量、民众的团结一致而自豪!

立足岗位,敬业奉献

如今,我国逐渐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杨萌女士认为这与各界劳动者的奉献精神有着很大的联系。谈及她身边感人的劳动者事迹,杨萌女士提到了她的护士长,刚刚献完血就收到了疫情的通知,立刻放弃休息,直接开始工作,亲自负责繁琐的统筹安排工作,是“忘小我、顾大家”的宝贵精神的体现。 

杨萌女士真挚的话语,让小编感受到一线医护工作者的高尚品格,在危机来临的关头,他们依旧能够临危不乱、毫不退缩,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守好人民的安全防线。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正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默默付出,立足岗位,乐于奉献,才能仅用两个月就基本阻断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本土传播,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穿上防护服,戴上面罩,我们就是上了战场。”

杨萌女士的话语朴实,想法真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说出了千千万万医护人员的心里话。用心体会医护人员们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小编不禁再一次感慨他们的伟大。所有危险抛脑外,一腔热血在胸口。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所有辛勤的劳动者!


采访 | 李昕微

来源 | 大夏书院学生会社区生活部